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来源: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     发布时间:2011-12-19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为了落实《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发挥攀枝花市三区(东区、西区和仁和区)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统筹安排三区管理矿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全面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2007年为基年,2015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20年,是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管理和监督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制定三区矿产资源各类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指导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规划背景

1、取得的成就

攀枝花市三区,即东区、西区和仁和区,是攀枝花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2001年至2007年,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成就(见专栏一),部分矿产资源储量有所增加,2007年底三区共设置探矿权12个。

专栏一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主要成就

指标

2001

2007

增幅(%

年底保有资源储量

原煤(百万吨)

531.5

499.1

-6.10%

铁矿(矿石:亿吨)

10.3

9.4

-8.74%

钛(TiO2:百万吨)

91.26

90.68

-0.64%

钒(V2O5:百万吨)

2.45

2.43

-0.82%

建筑用大理岩(矿石:千立方米)

779.67

813.52

4.34%

砖瓦用砂岩(矿石:千立方米)

1296.2

1492.6

15.15%

熔剂用灰岩(矿石:万吨)

5055.4

6495.12

28.48%

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千立方米)

1151.6

1416.7

23.02%

晶质石墨(万吨)

1530.23

1543.2

0.85%

年度矿产开采量

原煤(万吨)

540

769.89

42.57%

铁(矿石:万吨)

600

1180

96.67%

钛(TiO2:万吨)

9.65

11.77

21.97%

钒(V2O5:万吨)

0.35

2.15

514.29%

熔剂用灰岩(矿石:万吨)

66.4

76.6

15.36%

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

48.5

59.02

21.69%

建筑石料用灰岩

1.12

2.9

158.93%

三区矿业经济快速发展,矿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6%2007年达到45.46亿元,占三区工业总产值的17.75%,矿业及其后续加工业作为三区工业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矿业经济已成为推动三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东区、西区、仁和区的能源、金属和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煤、铁、钛、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和建筑石料用灰岩等重要矿产年开采量大幅增加。2007年三区原矿总产量达到2102.33万吨,其中原煤产量达到769.89万吨,比首轮规划增加了42.57%,铁矿石的产量达到1180万吨,比首轮规划增加了96.67%,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比首轮规划都有较大的增幅,矿产资源供应能力明显增强。矿山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程度不断提高,2007年三区矿山企业总数达到158家,其中大中型矿山企业5家,中型矿山企业6家。建立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大力加强矿业权设置管理和市场建设,全面推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总量调控能力增强,开发利用布局不断优化,开发秩序明显好转,矿山地质环境初步改善。这些都为规划期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面临的形势

2008年至2020年,是三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将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三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蕴藏着丰富的铁、钒、钛、石墨、花岗石、石灰石、煤等矿产资源。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巨大,无论在储量上还是经济价值上都有其突出的优势。矿产资源具有品种全、储量大、分布集中、埋藏浅、开发条件优越、综合利用价值高、组合配套优势突出的特点,是我国少有的矿产资源聚宝盆。多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前景广阔。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对矿产资源保持强劲需求,为三区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步伐提供强大动力。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阶段,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支撑体系,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资源接替区,促进优势资源转化,为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然而,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中面临许多困境,例如: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不一,资源储备不足,除钒钛磁铁矿、煤矿、石墨及冶金辅助矿产勘查程度相对较高外,其他矿产勘查程度较低;矿山规模结构很不合理,在158个矿山中,大型矿山5家,仅占3.16%,小矿山过多;开发利用的矿种较单一,三区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集中在冶金及与冶金有关的铁矿、熔剂灰岩、煤等矿产上,钒钛资源的利用集中在钒钛磁铁矿上,而对钛砂矿、钛多金属矿等矿产重视不够,进行地勘工作较少;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绝大部分非国有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矿产品结构单一,加工深度不够,采选回收率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存在水土流失以及矿山产生的大量废石(渣)及尾矿多数未回收利用等矿山环境问题。

2008年至2020年,三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业强市战略是攀枝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规划期内,三区将围绕建设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着力解决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矿产资源可供性和开发利用水平,保持矿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立足三区矿产资源,调控多元化矿业利益格局,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布局和结构,做大做强钒钛产业链,促进矿业及延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乘势而上、迎难而进,开创保障科学发展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局面。

2008年至2020年,三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业强市战略是攀枝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规划期内,三区将围绕建设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着力解决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矿产资源可供性和开发利用水平,保持矿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立足三区矿产资源,调控多元化矿业利益格局,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布局和结构,做大做强钒钛产业链,促进矿业及延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乘势而上,迎难而进,开创保障科学发展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局面。

(二)指导原则

1、指导思想

规划期间,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攀枝花为总目标,按照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发展思路,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遵循四川省和攀枝花市矿产资源规划的导向,紧密结合建设美好家园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统筹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矿产资源支撑。

2、基本原则

规划期间,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合理布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按照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发展思路,坚持统筹规划、依法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动规模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实现矿产资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三区矿产资源经济开发区,加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持续保障三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转变增长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综合竞争力,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资源,推进矿产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开发、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努力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加强深加工,提高矿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矿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废弃土地复垦,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环境代价。

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经营、集约利用的要求,调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优化结构和布局,健全矿权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三区矿业投资环境,保障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以大开放促大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提高钢铁、钒、钛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规划目标

规划期间,通过开发优势矿产资源,做强做大铁、钒、钛等矿产开采和深加工产业链,贯彻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发展思路,逐步形成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攀枝花的新局面,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矿产资源的可供性与可靠性,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矿政管理水平,努力提高促进矿业经济步入节约、集约、清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规划期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努力实现的总体目标(详见专栏二至专栏四):

专栏二  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指标

指标

2010

2015

属性

年底探矿权设置数(个)

三区

32

37

东区

5

6

西区

4

6

仁和区

23

25

指标

2008-2010

2011-2015

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重要矿产地(处)

3

5

新查明大中型重要矿产地(处)

2

4

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钒钛磁铁矿(亿吨)

0.5

1

煤(万吨)

100

800

石灰石(万吨)

3000

5000

锰矿(矿石:万吨)

20

80

铜(金属:万吨)

2

4

钛(TiO2:万吨)

60

100

钒(V2O5:万吨)

2

5

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具体目标如下:

矿业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矿业产值增幅高于产量增幅,矿业利税增幅高于产值增幅。在提高矿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三区地质勘查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2010年超过1000万元,其中三区财政找矿投入约200万元,2015年超过1500万元,其中三区财政找矿投入约400万元;三区矿山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左右,2010年超过60亿元,2015年超过80亿元。

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稳步上升。按照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攀枝花市三区大部分地区列入四川省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重要矿产前期勘查、专项勘查区。规划期内要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强化探矿权设置的布局引导,继续向重点矿种引导,新增查明煤炭、铁、钒、钛、铂、铅、锌等矿种可供规模开采的矿产地,形成几个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后备基地,努力实现重要矿产的储量增长大于储量消耗。探矿权设置数增幅与勘查投入增幅相适应,向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带倾斜,2010年底设置约32个,2015年底约37个。2008—2010年,新发现和评价中型重要矿产地约3处,新查明大中型重要矿产地约2个。20112015年,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重要矿产地约5处,新查明大中型重要矿产地约4处。到2020年,煤、铁、钒、钛和石灰石等重要矿产的保障程度保持现有水平或得到提高。

矿产资源持续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有效调控重要优势矿产开采总量,在稳定和提高资源可供性的基础上,平稳增加重要矿产资源开采量。到2010年,三区原矿年产量达到2549.6万吨左右,其中原煤约750万吨,铁矿石1500万吨,钛精矿35万吨,五氧化二钒1.1万吨,熔剂用灰岩120万吨。到2015年,三区原矿年产量达到3324.3万吨左右,其中原煤约650万吨,铁矿石2300万吨,钛精矿50万吨,五氧化二钒1.2万吨,熔剂用灰岩140万吨。

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明显提高。强化采矿设置的布局和结构导向,加快建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不断优化,矿业集中度有序提升,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大中型优势矿山企业,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和2015年,三区采矿权设置数分别约186个和184个,储备的重要矿产地1处,大中型矿山比例分别达到8.1%10%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增至70%72%以上,三区尾矿利用率分别增加到2%5%以上。到2020年,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专栏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指标

指标

2010

2015

属性

重要矿产年开采总量

三区原矿总产量(万吨)

2549.6

3324.3

预期性

原煤(万吨)

750

650

铁(矿石:万吨)

1500

2300

钛(TiO2:万吨)

35

50

五氧化二钒(V2O5:万吨)

1.1

1.2

熔剂用灰岩(矿石:万吨)

120

140

冶金白云岩(矿石:万吨)

35

45

冶金用石英岩(矿石:万吨)

3.5

4.1

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

100

120

石墨(万吨)

5

14

年底采矿权设置数(个)

三区

186

184

东区

13

8

仁和区

130

134

西区

43

42

矿产资源储备与保护

年底储备重要矿产地(处)

1

1

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结构

大中型矿山比例(%

8.1

10

重要矿产矿山平均开采规模(每年)

原煤(万吨)

6

9

钒钛磁铁矿(矿石:万吨)

40

45

冶金白云岩(万吨)

5

7

砖瓦用页岩(万吨)

1.5

2

水泥用灰岩(万吨)

20

25

耐火粘土(矿石:万吨)

2

3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

87

89

约束性

主要矿产平均选矿回收率(%

83

86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70

72

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40

50

黑色金属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20

23

煤矸石和粉煤灰利用率(%)

65

75

三区尾矿利用率(%

2

5

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状况明显改善。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新建和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破坏区域得到全面恢复治理、毁损土地得到全面复垦利用。到2010年和2015年,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区域恢复治理率分别达到25%和35%,历史遗留的矿区废弃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25%30%以上。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高。

专栏四  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复垦主要指标

指标

2010

2015

属性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

新建和生产矿山

全面治理

约束性

历史遗留矿山

25

35

矿区土地复垦率(%

新建和生产矿山

全面复垦

历史遗留矿山

25

30

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增强民生为本和科学开发的理念,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健全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管理有规、市场有序、开发有责、调控有效、监督有力的矿产资源管理新局面。

二、统筹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

(一)加强地质矿产调查

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包括基础性地质调查,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利用现状调查评价三部分。具体如下:

1、加强基础性地质调查

三区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按照省厅部署进行,主要涉及15万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调查,主要是落实省规划,做好服务监管工作。

2、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以煤、钒、钛、铁、铜、镍、石墨、石膏和苴却砚等为主攻矿种开展调查评价。根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和《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三区共落实了4个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区,具体包括:仁和区北部CuNi多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远景调查区;仁和区北部煤及石英砂岩远景调查区;仁和区西北部VTi及煤远景调查评价区;仁和区南部贵金属、非金属矿产远景调查区。详细描述见附表7和附图3

3、加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利用现状调查

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重点评价煤、铁、钛、钒、铜、铅、锌、镍、铂族等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及总量预测评价,编制重要的矿产成矿区带、成矿规律与预测图,建立和完善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数据库。重点调查铁、钒、钛资源潜力和铜、镍、铂族等的资源潜力。

对于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要抓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急需的矿床资源。例如在目前攀枝花市要建设成为中国钒钛之都的情况之下,应该加大钒钛资源潜力的调查与评价工作。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适当降低边界品位、重视小型岩体、重视砂矿等方式,增加钛和钒的资源量。通过重视中小型基性、超基性岩体,扩大铜、镍、铂族的资源量。

(二)促进矿产资源勘查有序发展

1、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

攀枝花市三区成矿地质条件好,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资源潜力大,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内矿业重心西移、经济全球化等机遇,以国家和四川急缺重要矿产为主攻矿种,积极争取、全力配合中央及省财政出资在三区开展重要矿产前期预查、普查和矿山地质勘查,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增加资源储量,寻找新的矿物原料基地。

加强能源矿产勘查。根据《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攀枝花宝鼎红坭地区作为煤炭资源远景调查评价的重点区域,规划期间应加强宝鼎红坭地区的深部勘探,进一步摸清家底,同时应加强仁和南部地区的普查和详查工作,提供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增强三区资源供给能力。

加强重要金属矿产勘查。以铁、钒、钛、铜、镍等为重点矿种,在仁和区等地的重点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加强勘查,着力寻找中小型矿床,提供可供进一步详查、勘探和开发的矿产地。

加强重要非金属矿产勘查。加强石墨、苴却砚石等优质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加强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冶金辅助原料、饰面石材等重要非金属矿产勘查,提供一批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

加强地下水勘查。开展宝鼎等大中型煤炭基地、攀钢等大型金属矿产基地的地下水勘查,为重要矿产基地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加强城镇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勘查,提高城镇供水安全保障程度。

加强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优先在攀枝花兰尖、朱矿等铁矿产地,宝鼎、红坭等煤炭产地,实施大中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为三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源保障。鼓励矿山企业开展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寻找后备接替资源。

加强矿山生产勘探。提高矿山(块段)开采前的资源储量类别,做好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加强共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评价与勘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效益。

专栏五  三区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

专项规划勘查区。根据省规划,三区部分地区属于专项规划勘查区之一,主攻矿种钒钛磁铁矿,兼顾煤等。规划落实省规划的要求,具体三区分解为3个专项勘查区:省规划的攀西专项勘查区;东区钒钛磁铁矿专项勘查区,面积约23.95平方千米,主攻钒钛磁铁矿;仁和区大龙潭乡铜镍专项勘查区,面积约19.78平方千米,主攻CuNi

重点规划勘查区。三区大部分地区属于省重点规划勘查区的攀西重点规划勘查区,根据省规划的要求并考虑保障市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对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划定以下8个对三区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区为重点规划勘查区,即省规划重点勘查区1个:省规划的攀西重点勘查区;其他重点勘查区7个:仁和区花山煤重点勘查区,面积约32.26平方千米;仁和区大箐沟铜重点勘查区,面积约1.01平方千米;仁和区天山梁子煤重点勘查区,面积约12.61平方千米;仁和区太平乡灰嘎河煤重点勘查区,面积约8.58平方千米;仁和区前进乡钛、煤重点勘查区,面积约31.19平方千米;仁和区中坝镍多金属重点勘查区,面积约14.10平方千米;仁和区中街铜镍多金属矿重点勘查区,面积约26.94平方千米。

鼓励规划勘查区。鼓励规划勘查区主要设置可供开采储量规模为中型以下的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及玻陶原料矿产以及小型的煤矿和分散零星金矿等。这些矿产勘查程度低,资源不清。规划鼓励勘查区5个,分别是:西区烂坝石灰石鼓励勘查区,面积约5.65平方千米;仁和区民政绿柱石鼓励勘查区,面积约1.33平方千米;东区阿暑达分散元素鼓励勘查区,面积约3.20平方千米;仁和区山田贵金属、石墨、石英砂岩鼓励勘查区,面积约17.17平方千米;仁和区糯巴沟苴却砚石鼓励勘查区,面积约9.98平方千米。

限制、禁止勘查区。禁止、限制勘查区分为两类:一类为攀枝花市三区区域内的铁路、重要公路、桥梁一定距离以内、中心城市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勘查区域。对于水源地附近一定范围内也是禁止开采区,如跃进水库和胜利水库。二类为已经申报成功的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按照有关规定应予以保护和管理。如大黑山自然保护区;龙洞石林风景区;苏铁自然保护区;阿喇白尾梢红雉自然保护小区;大田-平地猕猴自然保护区;跃进水库禁止勘查区;平地水库禁止勘查区。

允许勘查区。重点规划勘查区、限制勘查区和禁止勘查区以外的三区其他勘查区,为允许勘查区。

2、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空间秩序

划定不同功能的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实行勘查规划分区管理。重点规划勘查区内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由勘查登记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专项规划勘查区内,用地质勘查基金统一进行前期勘查。限制勘查区内严格控制探矿权设置数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禁止勘查区内除公益性地质工作外,已有的矿产资源勘查活动要逐步有序退出。加强对重要成矿远景区地质找矿的统筹规划,引导各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有序投入矿产勘查。在重要找矿靶区、大中型矿山深部及外围地区圈定重点勘查区,推进整体勘查,严禁将矿产地化大为小、分割出让,严禁新设探矿权勘查程度低于原有工作程度。鼓励勘查区内通过优先设置探矿权,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促进社会资本投入。

科学划分勘查规划区块,合理设置探矿权。划分勘查规划区块应充分考虑已知勘查信息、勘查程度、自然地理条件、已设矿业权的影响和规划布局的要求,对拟设置探矿权的勘查范围、勘查矿种、勘查级别(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主体资质、出让方式、出让时序、转让方式以及查明矿产地的开发方式、储备方式等准入条件提出规划建议,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勘查、开采和保护矿产资源。未纳入市级矿产资源规划或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勘查规划区块,应报经勘查登记主管部门同意后划定。包含或切割已设矿业权勘查开采范围的勘查规划区块,划定前应征求相关矿业权人的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勘查规划区块一经划定,不得擅自更改。设立、延续、变更、保留和整合探矿权,应以划定的勘查规划区块为依据,符合规划准入条件。本规划共划定勘查区块38个,具体见附表10和附图3

3、合理调控探矿权设置总量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准入机制。鼓励勘查煤炭、铁、钒、钛、铅、锌等国家和四川省急需而资源储量保障程度不高的矿种,以及地热、人畜饮用地下水和重要新型非金属矿产。禁止勘查可耕地的砖瓦粘土以及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禁止勘查的其他矿种。安排重要矿产的前期勘查工作,应从发展需要和资源分布特点出发,进行专家评审和规划论证,优选项目和勘查单位,严格实行项目目标考核和年度检查,为合理引导商业性勘查、储备重要矿产地、形成后备勘查开发基地提供有力保障。新设立探矿权应保持已知勘查信息的完整性,从勘查源头上防止一矿多开和大矿小开。

加强对探矿权投放的引导。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引导新增探矿权投放方向。仁和区探矿权设置向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倾斜。鼓励在矿产资源勘查中,推广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鼓励有甲级地勘资质的单位对大中型矿产地进行集约勘查,鼓励有甲级、乙级地勘资质的单位对小型矿产地进行整体勘查。在法定最大的独立勘查范围内,鼓励性质相近、相邻的已设探矿权整合为一个探矿权。

建立探矿权人勘查区块退出机制。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勘查资质和勘查工作方案,强化探矿权人的义务,严格监督探矿权人在勘查期限内的勘查投入。勘查期满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的应及时注销探矿权,已查明矿产地的鼓励提高勘查级别或申请采矿登记。对圈而不探、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等法定义务、以采代探和擅自部署开拓工程,经责令整改而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力的,实行强制退出并不予批准新的探矿权。

三、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

(一)调控总量与储备资源

1、提高重要矿产资源供应能力

能源矿产:有序开采煤炭资源,保障经济建设需求。加大宝鼎红坭等煤矿的开发力度,合理确定重点地区煤炭开采规模和强度,限制开采高硫煤、高灰煤,改善原煤结构,保持原煤产量的基本稳定。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整合,调整改造中小煤矿,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到2010年和2015年,煤炭矿山数分别减至约65个和60个。扶持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索煤层气地面抽采利用技术,加强煤炭生产矿山煤层气的抽取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积极推进非常规能源矿产的勘查开发利用。

金属矿产:鼓励合理开发利用铁、钒、钛、铜、铅、锌和铂族等金属矿产,重要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为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推进钒钛磁铁矿伴生钒钛资源的创新开发和综合利用,适当增加钒钛磁铁矿采矿权投放,允许其他铁矿采矿权设置数量小幅增加,到2010年和2015年,钒钛磁铁矿年产矿石量增至约1500万吨和2300万吨,铁矿山总数保持基本稳定。

非金属矿产: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研究开发新型非金属矿产品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扩大非金属矿产应用领域。合理开采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建材等非金属矿产,实现矿山布局与城乡建设、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有机衔接。鼓励规模开采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饰面石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到2015年,熔剂用灰岩的年产量达到约140万吨,水泥用灰岩产量达到约120万吨。

地下水:合理开采矿泉水和缺水地区的地下水,促进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护区域地质环境。

2、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

对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进行有效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强化对总量配额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重要矿产的总量调控指标应逐级分解,煤炭、铁、钒、钛等重要矿产的生产总量控制目标应落实到主要矿山。实施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增强抵御突发事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能源矿产:加强优质煤、环保煤和特殊煤种的保护性开采,合理控制开采规模。加强焦煤、肥煤、气煤等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限制或禁止开采生态脆弱地区的煤炭资源。

金属矿产:加强对钒、钛等特色金属矿产的保护和综合利用,勘查和开采实行规划调控、严格准入,严格实行开采总量指标控制,严禁超计划开采。

非金属矿产:控制新建扩建水泥用灰岩矿山企业,严禁随意扩大生产规模,严禁将优质水泥用灰岩和白云岩作为普通建筑碎石开采。

3、实施矿产资源储备

探索建立重要矿产地储备制度,分期、分批将钒钛磁铁矿、煤矿等重要矿产纳入储备序列,开展专项勘查区重要矿产未利用矿产地的市级储备。鼓励紧缺矿产的矿山通过限制产能等方式进行矿产储备,关停破坏浪费资源严重的小矿山并纳入矿产储备,逐步建立政府和企业联合的重要矿产地战略储备机制,保障重要矿产资源的优势地位和可持续利用,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在《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布局的指导下,根据各区矿产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三区内矿业布局,推进三区内优势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加快煤、钒、钛、建材用原料、制陶用原料、地下水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步伐,实现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将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经济优势,促进三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1、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

攀枝花市三区属省规划攀西黑色有色矿产资源经济区,其经济发展方向是资源整合,高速增长。控制区内原煤产量,鼓励优煤优用,保障中长期以自给为主的能源需求。大力加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钒钛新材料,并实现规模生产。稳步发展区内石材、制陶用原料、石墨及其他特色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

2、实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管理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业政策、主体功能区要求和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结合三区实际,统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划定重点、鼓励、限制、禁止、允许开采区和开采规划区块,对三区矿产资源开采区实行分区管理,落实总量调控任务,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的时空顺序,加强对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的监督管理和保护,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布局。

加强重点开采区内矿产资源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在矿产资源比较集中和开发利用条件好的地区,划定重点开采区,重点规划和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促进大中型矿产地整体勘查和整装开发,提高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依法做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优化矿山布局和企业结构,引导资源向大中型现代化矿山企业集中,实现有序勘查开发、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形成一批矿产资源稳定供给和创新资源开发模式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其中,省级重点开采区由省国土资源厅重点调控主要矿产的开发利用,市级重点开采区由市国土资源局调控主要矿产的开发利用。禁止不符合规划要求和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进入重点开采区开采矿产资源。2015年主要矿产原矿产量增加至3324.3万吨以上,采矿权设置总数控制在184个以内。

专栏六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

重点开采区。仁和区天山梁子煤规划重点开采区;东区钒钛磁铁矿规划重点开采区;仁和区太平乡煤规划重点开采区;仁和区大龙潭砚石矿规划重点开采区。

鼓励开采区仁和区老鹰岩冶金用石英岩矿规划鼓励开采区;西区石灰岩、大理岩规划鼓励开采区;仁和区普达砖瓦用页岩规划鼓励开采区;仁和区中坝石墨矿规划鼓励开采区。

限制开采区。苏铁保护区规划限制开采区;攀枝花市城市限制开采区。

禁止开采区。跃进水库禁止开采区;平地水库禁止开采区。

促进鼓励开采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攀枝花市三区非金属矿产种类齐全,资源丰富。本着谁审批、谁规划原则,为建立非金属矿产原料生产基地,发展优势水泥用灰岩、硅石、制陶用粘土、石膏、石英砂岩、饰面石材、石墨等资源产品,鼓励在矿产品市场前景好,有后续加工产业的紧缺矿种分布的区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提高紧缺矿产保障程度。

严格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的管理。加强矿产资源保护,限制在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分布区、有地方特色并需保护性限量开采矿种分布区、市场容量有限且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的区域、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合理利用资源的区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禁止在实行矿产资源储备和保护的矿产地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严格控制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法限制或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一定范围内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禁止在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设施圈定范围内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限制开采区内应坚持资源环境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提高矿山企业采选技术准入条件,坚持科学规划论证、严格控制采矿权设置总量、主要矿产的开采总量和开采规模,加大对小、散、乱矿山的整改力度。禁止开采区内严禁开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功能不相符的勘查开发活动,已有开发活动逐步有序退出,及时复垦被破坏的土地。

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有关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当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未经规划论证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产地或矿床。划分主体功能区,设置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范围时,有关主管部门应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充分衔接。

3、促进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建设

按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和集约开发的要求,基础设施配套性好、开发利用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划定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形成资源开发利用的集聚优势。攀枝花市是省属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调控的重要矿产是钒钛磁铁矿、煤炭等。以又好又快发展钒钛新材料加工基地、钢铁生产基地、煤炭采选焦化基地以及石材、石墨加工基地等为主要依托,结合矿产品流向合理配置三区及周边地区的能源、金属、非金属优势矿产和重要矿产,优化资源开采加工的功能分区,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水平和矿产品就近加工增值的内聚力。为此,三区划定矿业经济区1个,在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中,应逐步完善矿产、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统筹管理制度,做大做强重要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基地,提高三区矿业经济在四川乃至西部的重要影响力。

4、科学划分开采规划区块并指导采矿权合理设置

综合考虑矿产赋存特点、资源储量、采矿技术、经济条件、已设矿业权等因素和规划布局的要求,划分开采规划区块。对拟设置采矿权的开采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方式、主体资质、出让方式、出让时序、转让方式、资源保护措施等准入条件提出规划建议。开采规划区块通过编制专项规划、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或编制开采项目规划方案,经规划论证并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划定。包含或切割已设矿业权勘查开采范围的开采规划区块,划定前应通过听证或其他方式征求相关矿业权人的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开采规划区块一经划定,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新设置(包括延续、变更)采矿权,应以划定的开采规划区块为依据,符合规划准入条件,一个开采规划区块原则上只设置一个采矿主体,对已有采矿权较密集地区,可以划为一个区块,但采矿权数量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全面推进开采规划区块的划分和划定工作,优先安排重要矿种、重点开采区、鼓励开采区和开采规划区块的划分和划定工作。已划定开采规划区块作为指导采矿权设置的空间单元,应保持相对稳定,在未设置采矿权前不得擅自更改。根据科学布局、优化结构、规模开发的需要,设置采矿权后应及时调整原定开采规划区块的规划准入条件,作为监督管理采矿活动的依据。鼓励矿种相近、矿区相邻的已设采矿权通过联合、转让等方式整合为一个采矿权。按照上述原则,本次规划共划定开采区块13个,具体见附图4和附表12

专栏七  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

三区北部铁、钒、钛、煤、建筑用材矿业经济区。该区包括西区、东区、仁和区北部地区,是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最丰富、配套程度最高、品种最齐全的地区。煤矿、钒钛磁铁矿、苴却石、耐火粘土、石灰石、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灰岩、硅石矿保有资源储量大,具有很高的资源保障程度和较高矿山生产能力。重点加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钒钛新材料,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使之成为我省乃至我国西部的钢铁、钒钛新材料基地。大力加强煤炭综合利用,发展以煤渣、矸石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强熔剂石灰岩和冶金白云岩矿山的改造,形成冶金辅助矿产基地。加强硅石矿的开发利用,形成玻璃原料、硅铁合金原料基地。加强对水泥用灰岩及其配料矿山的改造,使之成为水泥原料基地。

(三)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按照调控总量、合理布局、规模开发、集约经营、市场导向、科技兴矿的要求,结合各地的资源特点和矿业开发条件,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提高矿业产业集中度,增强矿业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矿业开发的递进升级。根据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总方针,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根本出发点,对三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1、推进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

坚持开采规模与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严格执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制度,以优势矿产和主要矿区为重点,提高大中型矿山企业的产能比例,逐步分矿区限定矿山最小开采规模。鼓励规模较大和技术、管理、装备水平较高的矿山,通过合理补偿、整体收购、联合经营的方式,整合周边的小矿山;鼓励优势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构建规模采矿、集约经营的矿山企业集团;鼓励保有资源储量多的矿山进行技改扩能;依法逐步关停布局不合理、采选技术落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矿山;新建矿山的开采规模不得低于限定的最小开采规模,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

2015年,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10%以上,重要矿产生产矿山的规模开采和集约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大中小型矿山进一步协调发展。

2、推进矿山企业技术更新

积极推进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加工领域的技术更新。鼓励矿山企业以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深度、精度和速度为重点,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勘查技术、设备,提高攻深找盲能力。积极推行先进、适用的采选加工技术,鼓励发展低品位、难选冶和复杂共生矿利用技术,发展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和工艺,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技术。逐步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工艺和方法,促进矿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能力,走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优化矿产品结构

鼓励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矿产品结构,推进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单一产品向配套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高耗能(耗材)产品向低耗能(耗材)产品的转化。加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形成高钛渣、微细钛精矿、钛白粉、航空航天级中间合金、钒精细化工、氧化钒等钒、钛深加工高附加值系列产品,以及金属硅、纳米金属硅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水平。

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建材、化工、金属、非金属产品。要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高标水泥和白水泥,扩大水泥的使用范围及用量,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23个综合竞争能力较强的水泥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陶瓷材料、粉体材料,使其成为三区矿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4、提高矿业技术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突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和先进适用的采选冶及精深加工技术,逐步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工艺和方法,改造、提升传统矿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重点发展与采矿能力相适应的选矿加工能力,改变部分矿产采矿能力大于选矿能力、加工能力低于采选能力的现状。积极推进矿山企业技术改造,推广高效安全采矿技术,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能力。积极引进、开发、推广大宗矿产品深加工和产品链延伸技术,包括洁净煤和水煤浆生产技术、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湿法提取技术、化工矿产精细化工技术、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推进大宗矿产加工的技术和产业升级。研究开发共伴生矿产高效节能分离提取和综合利用技术,包括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微细粒级钛铁矿选矿技术、钒回收和深加工技术和铬回收利用技术、矿山剥离废石代替砂石生产筑路材料和混凝土骨料技术、利用尾矿代替水泥生料的技术等,促进一矿变多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研究开发低品位难选冶矿产的开发利用技术,逐步加大对银多金属复杂难选冶矿、低品位铁矿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变呆矿为活矿。发展和推广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因矿制宜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改善矿山环境。

(四)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把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融入调控总量、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的全过程,因地制宜,规范管理,重点突破,大力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矿业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矿业开发领域崇尚节俭的社会文明。

1、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水平

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坚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对钒钛磁铁矿等大宗和优势矿产实行规模化、保护性开发,对煤等特定矿产开发进行约束性调控,积极推动低品位难选冶矿产的开发和废石尾矿的资源化利用,鼓励矿山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排放物合理循环以高效利用资源、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

加强全程监管,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对有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必须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没有相关内容的资源储量报告不予备案登记。开发利用综合性矿床,新建矿山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措施,否则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生产矿山应对有经济价值共伴生矿产采取切实措施进行综合利用或实行保护,防止资源损失和浪费。健全矿山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制度,加强三率管理,鼓励矿山提高采矿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减少资源损失,严禁对矿产资源进行破坏性开采。加强对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管理,在开采钒钛磁铁矿的中型以上矿山开展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评价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申报、统计、公告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与资源配置挂钩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激励机制,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加强对暂难回收利用资源的管理,鼓励矿山企业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暂难回收利用的尾矿废石进行安全处置、回填复垦和恢复生态,避免盲目利用尾矿废石造成新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稳步提高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有关指标。2010年和2015年,露天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分布达到87%89%;主要矿产平均选矿回收率分别达到83%86%;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达到70%72%;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0%50%;煤矸石和粉煤灰利用率分别达到65%75%;三区尾矿利用率分别达到2%5%

2、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

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业开发新模式,鼓励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加强开发利用效率的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逐步建立矿产勘查、开采和选冶、加工等领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信息系统和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共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评价与勘查,引导矿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对初步设立的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给予资源配置的适当倾斜。

按照省厅部署,三区涉及以下三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提高钒钛磁铁矿中钛资源利用率技术创新项目。在取得-40μm级的钛铁矿回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19μm钛铁矿的回收;改进尾矿开发中的采、选技术和二次尾矿转运堆存、安全处置技术等。

攀枝花硫钴精矿与拉拉钴精矿的综合回收项目。综合利用两种低品位难利用物料,即硫钴精矿中的硫焙烧制酸供钛白粉厂作溶剂,钛白粉副产物绿矾供硫钴精矿焙烧作添加剂,提高烧渣的铁品位使铁得到合理利用等。

钒钛磁铁矿煤基直接还原示范项目。在转体炉内用煤基还原剂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熔化分离出高钛渣,提高钛、铁利用率,有效利用资源。

为了将再勘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原则落到实处,根据三区具体情况规划4个市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见专栏八)。

专栏八  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项目)针对粗、细钛铁矿尾矿特点,分别采用强磁抛尾-粗粒再磨-强磁-浮选强磁抛尾-强磁-浮选流程对选钛厂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新建粗粒磁选、粗粒浮选、细粒磁选厂房等及相应设施。项目投产后,钛精矿产能增加17.919.9万吨/年,年新增销售收入16915万元,利润6831万元,税金2277万元。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磁滑轮抛尾项目)将兰尖矿、朱家包包矿采矿废石中的表外矿、极低品位矿通过磁滑轮抛尾系统,每年可利用表外矿和低品位矿石294万吨,相应增加铁精矿48万吨/年和含钒尾矿,提高矿石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攀枝花市谷田科技有限公司(贫矿和表外矿再选项目)。采用先进的干式抛尾工艺和阶磨阶选工艺,对排土场堆弃的固体废弃物中极贫矿和表外矿进行再选,回收铁、钛、硫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50万吨/年铁精矿选矿工程项目)以先进工艺和大型先进设备新建矿石破碎系统,矿粉传输系统,强力磁选系统以及9000万立方米尾矿堆积库,综合回收利用攀钢白马铁矿采矿废石中的风化矿和低品位表外矿,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查清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大力建设与生态攀枝花相适应的环保型矿山。

(一)加强矿山环境地质保护

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准入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因矿产开发而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应编制地质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采矿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

加强对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矿山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如实反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山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与处罚。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进一步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山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度。组织开展大中比例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对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和重要成矿远景区的地质环境背景、现状、变化趋势和对策建议等进行调查与评估,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提供依据。实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发布预报信息,开发应用矿山环境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二)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责任。因矿制宜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采矿权人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按期完成有关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相关法律责任,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不同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实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实行差别化资金筹措政策,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积极性,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促进新老矿山的生态恢复。对有重大贡献的国有矿山,采取政府扶持和企业分担等方式,合力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已关闭和无主矿山,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调动多渠道资金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到2015年,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面积恢复治理率达到35%以上。对于新建和生产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矿山对采矿选矿排放三废的处理、对矿区水土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的治理,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全面恢复治理。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项目。经过对三区158个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6个重点环境地质问题突出矿山的恢复治理工程项目(详见专栏九)。包括5个煤矿山、1个铁矿山,逐步开展恢复治理。主要开展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塌陷等工程治理,进行植树种草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到2015完成上述目标,积极稳妥的推进矿山环境的工程治理工作。

专栏九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项目

1.兰尖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治理采场和排土场、尾矿库导致的严重地面形态改变;三废问题;水土流失严重问题;矿区附近水均衡破坏严重问题。

2.小宝鼎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治理矿山开采导致地面塌陷变形,斜坡变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三废污染问题;水土流失;矿山水均衡破坏严重问题。

3.大宝鼎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治理矿山开采导致地面塌陷变形,斜坡变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三废污染问题;水土流失;矿山水均衡破坏严重问题。

4.花山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治理矿区塌陷、排矸场地面变形、三废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问题。

5.太平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治理露天开采所产生的滑坡、矿渣、污水、尾矿固坝堆放等问题。

6.攀煤(集团)公司老矸石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治理地面变形、三废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

(三)积极推进矿区土地复垦

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土地复垦准入管理。严格落实矿区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制度,新建(改、扩建)矿山项目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采矿权申请。严格实施矿区土地复垦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破坏土地面积、降低破坏程度,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努力实现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

积极开展矿区废弃地复垦。坚持谁复垦,谁使用,谁受益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矿区土地复垦。明晰矿山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对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各方力量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到2015年,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达到30%以上。对新建和生产矿山,依法落实业主土地复垦责任,建立并推进矿区土地复垦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促进破坏的土地全面得到复垦利用。

实施矿区土地复垦重点项目。三区境内应加强露天开采矿山损毁土地的复垦,先易后难,积极推进其他矿区土地复垦。根据对主要矿区的地质环境调查,逐步开展对兰尖铁矿、大宝鼎煤矿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土地复垦项目(附表16),规划2015年矿山土地复垦面积达到38.69km2左右。

五、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加强政策导向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贯彻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民生为本和科学开发,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调整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构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大对矿产资源勘查、储备、保护、综合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等的投入力度,加强矿业权设置管理和市场建设,健全矿产资源监督管理体系,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提高矿产资源配置效率和开发效益。

(二)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1、规范化衔接规划内容

加强三区矿产资源规划组织领导,建立完善三区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机构建设,实行矿产资源规划的统一协调和归口管理,明确职责,保障投入,以省市规划为指导,以本规划为核心,认真抓好三区内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公示,全面调控三区矿产勘查开发总量、布局、结构和时序。矿产资源规划一经批准要及时公告并广泛宣传,成为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

积极认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审批权限,对拟受理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包括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利用、保护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先行组织或委托编制该项目的规划方案,分析评价项目申请范围及周边区域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开发条件,核实补充项目立项需遵循的有关资质条件、矿业权出让方式、总量调控、时序安排、布局优化特别是区块划分等规划准入要求。项目规划方案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作为该项目立项审批或调整申请内容的依据。

抓好县(区)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坚持分类分级管理和责权一致的原则,在与市规划对接的基础上分解落实煤、铁、钒钛、水泥用灰岩、石墨等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调控指标,落实各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布局与项目安排,确定规划管理、执行与监督的措施,促进矿产供需基本平衡、结构不断优化、开发有序有偿、利用集约高效。县(区)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上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2、制度化管理规划实施

三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规范政府行为、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规划,是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重要依据应当从战略和宏观的角度来安排、部署三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化规划管理,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综合检查与单项检查、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对三区矿业生产进行各层面检查,依法行政,加强规划实施力度。

强化规划管理,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将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工作的考核内容。按照专项规划必须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必须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将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三区。各区应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可操作性的规划实施办法。在市政府领导下,县(区)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同时可制定重要矿产勘查、开采和保护的特殊措施,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和区域性规划,包括地质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行业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重要矿产地开发利用规划等。

实行规划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借助网络等手段开展矿产资源形势宣传教育,增强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提高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矿业发展氛围。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效率,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建立了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工作情况报告制度。

建立与矿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队伍。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统一规划,建立和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体系,市、区矿产资源管理人员应与矿山资源管理工作相适应,抓好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管理。规范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行为,促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健全和完善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程序和标准,实行内部的权利制衡和监督制约机制,实行社会监督。健全和完善政务公示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健全和完善行政机关自我纠错机制。各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政处罚程序办事。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综合检查与单项检查、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对三区矿业生产进行各层面检查,各部门齐抓共管,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对重点矿区的矿山企业应对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定期监测,并就检查情况及处置方案向市、区(县)人民政府作出报告、汇报及请示。发挥乡(镇)、国土管理人员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作用,对矿产资源监督要纳入国土管理人员的职责,提高其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对大矿小开、一证多矿、乱采滥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的矿山企业,要坚决清理,加强整顿和查处力度。

严格坚守资源整合的四项原则。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矿权审批从严的原则;坚持规模开发、集约经营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建立多元主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保护原有矿山利益的原则。

3、推进重大项目实施

结合三区实际,以短缺的重要矿产和部分优势矿产如铁、钒钛、石墨、苴却石、砚石等为主攻矿种,周密部署三区内地质勘查工作,对重点成矿区带、专项勘查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进行合理布局,制定勘查准入条件,科学指导探矿权设置和投放时序。统筹安排三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以总量调控为抓手,突出优化布局、调整结构、节约与综合利用资源的重点地区和重要领域,细化资源开发的分区管理,明确重要矿业经济区的调控措施,合理划分开采规划区块,指导采矿权科学设置。切实加强三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确定分区分类治理的重点项目及其资金来源和时序安排。矿产资源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必须严格执行。无规划方案和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不得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县(区)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健全和落实规划实施管理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并严格执行规划审查制度,规范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年度计划和规划方案的管理;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业权变更、延续、保留申请等提出规划审查意见,把好项目立项审批关,从源头上引导好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建立健全规划评估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系统评估;为调整和修订规划提供依据,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县(区)级人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把规划执行情况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有关政府部门、单位、组织、企业和个人要支持和配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确实需要调整和修编矿产资源规划的,必须按有关程序和规定报批。

4、加强规划基础建设

加强规划队伍建设,搞好业务培训,培养市、县(区)各级特别是基层规划管理干部与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规划专业人才。加强规划理论方法研究、保持基础调查和信息收集分析的连续性,不断壮大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和督察队伍建设,强化规划执法,维护矿产勘查开发正常秩序,实现基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职能全面到位。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建立三区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并涵盖矿产资源利用现状、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设置等基础数据库。建立具有信息管理、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功能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管理和服务水平。

 

附件:关于《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编制说明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四川省矿产资源第二轮总体规划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组织编制了《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2007年为基准年,2015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20年。本规划是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和四川省矿产资源战略和重大部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矿产资源政策的重要载体,是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管理和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制定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各类专项规划和县(区)矿产资源规划的依据。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编制《规划》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编制的依据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具体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号);

4.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7]1号);

5.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第二轮市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7]22号);

6.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报批稿(2008-2015年);

7.《四川省矿产勘查规划》;

8.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启动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9.攀枝花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0.攀枝花市工业发展规划;

11.四川省《关于开展第二轮全省矿产资源规划专题研究的通知》(川国土资函[2007]373;

12.《四川省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

13.《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二)《规划》编制的基期、目标年

《规划》编制基期为2007年,2015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20年。

(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攀枝花为总目标,按照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发展思路,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遵循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的导向,紧密结合建设美好家园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统筹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矿产资源支撑。

(四)基本原则

合理布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按照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发展思路,坚持统筹规划、依法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动规模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实现矿产资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三区矿产资源经济开发区,加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持续保障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转变增长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综合竞争力,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资源,推进矿产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开发、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努力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加强深加工,提高矿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矿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废弃土地复垦,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环境代价。

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经营、集约利用的要求,调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优化结构和布局,健全矿权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三区矿业投资环境,保障全市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以大开放促大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提高钢铁、钒、钛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规划》的目标任务

(一)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及实地调研,对于主要的矿产资源要认真核实,尤其对于采矿权和探矿权的资料要逐条核实,对规划的编写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和现有的采矿权和探矿权的现状,提出攀枝花市三区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任务,科学划定禁止、限制、鼓励、重点、允许勘查规划区,制定勘查规划的准入条件,提出引导和鼓励矿产资源勘查的政策措施,合理确定勘查规划区块,指导探矿权的设置和投放数量。

(三)有效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储备资源,实现供需基本平衡;明确攀枝花市三区所允许、限制、禁止开发利用矿种以及调控采矿权投放数量和指标,划分重点、鼓励、禁止、限制、允许开采规划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划定矿业经济区。

(四)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在攀枝花市三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基础上,根据攀枝花市三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区评价,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原则,做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五)研究规划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六)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三、《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在攀枝花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国土资源部《第二轮矿产资源编制工作方案》、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的通知》及省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于2007214成立了攀枝花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200710月,编制课题组以部、厅、局有关文件和《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预审稿)为依据,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下,全面收集、整理了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资料。20081110日形成了初稿,并提交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征求意见。20093月至10月,根据省厅关于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的通知和国土资源厅预审通过的《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进行了修改。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前言、指导原则与规划目标、统筹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五章。现将《规划》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

在调查评价方面,主要是规划根据三区实际情况,结合省规划和对接资料,基础性地质工作按照省部署进行,远景调查评价区具体包括:仁和区北部CuNi多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远景调查区;仁和区北部煤及石英砂岩远景调查区;仁和区西北部VTi及煤远景调查评价区;仁和区南部贵金属、非金属矿产远景调查区。

在勘查方面,确定了专项、重点、鼓励、限制、禁止勘查矿种,共设置勘查分区23个,其中专项规划勘查区3个,重点勘查区8个,鼓励勘查区5个,限制勘查区5个。规划设置了38个勘查区块。在探矿权总量设置方面,规划设置探矿权总数为:201032个、201537个。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攀枝花市三区属省规划攀西黑色有色矿产资源经济区,其经济发展方向是资源整合,高速增长。控制区内原煤产量,鼓励优煤优用,保障中长期以自给为主的能源需求。大力加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钒钛新材料,并实现规模生产。稳步发展区内石料、饰面花岗岩、石墨及其他特色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到2015年,三区原矿年产量达到3324.3万吨左右。

共规划了4个重点开采区,4个鼓励开采区、2个限制开采区、2个禁止开采区。形成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与结构优化的集聚优势,规划了1个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

2010年和2015年,露天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分布达到87%89%;主要矿产平均选矿回收率分别达到83%86%;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达到70%72%;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0%50%;煤矸石和粉煤灰利用率分别达到65%75%;三区尾矿利用率分别达到2%5%

以大宗战略性资源和短缺资源为重点,选择共伴生成分复杂、资源潜力和利用前景较好、预期效益明显、带动作用强的矿山进行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试点工作。引导和带动三区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省规划所设置的3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基础上,具体情况设置4个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三)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新建和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破坏区域得到全面恢复治理、毁损土地得到全面复垦利用。到2010年和2015年,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区域恢复治理率分别达到25%和35%,历史遗留的矿区废弃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25%30%以上。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高。

优先安排技术先进、工艺可行,投入产出合理、治理效果显著的试点工程。经过与市规划对接,对三区158个矿山的矿山环境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6个重点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矿山的恢复治工程项目,逐步开展恢复治理。根据对主要矿区的地质环境调查,逐步开展对兰尖铁矿、大宝鼎煤矿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土地复垦项目,规划2015年矿山土地复垦面积达到38.69km2左右。

五、关于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规划》文本、附图、附表的编制

《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文本及附图、附表编制,严格按照四川省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号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722号文)和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攀枝花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方案》等文件进行编制。编制了总规划1份,20个附表和5幅附图。

(二)关于规划指标

《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原则上与市规划对接后,采取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相结合,政策调控与规划指标相结合,突出三区优势资源效益指标。

(三)关于《规划》数据库建设

根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稿)进行攀枝花市三区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采用GIS软件平台为MAPGIS,按照《标准》数据库内容与要素,按基础地理(水系、居民地、交通、境界与政区、地貌等)、基础地质(地层、岩体、构造)、矿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现状、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规划附表、规划文本等分类建库,形成空间数据库。

审核: 刁昱翔   责任编辑: 杨梅